導航:凯发一触即发 > 英國資訊 > 英國大不列顛什麼時候形成的

英國大不列顛什麼時候形成的-凯发一触即发

發布時間:2023-08-23 00:24:50

❶ 英國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1707年5月1日,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
倫敦東部碼頭區新建的金融中心1801年1月1日,與愛爾蘭合並;
1922年4月12日,《英愛條約》生效,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
1973年1月1日,加入歐洲共同體

英國分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英格蘭劃分為43個郡,蘇格蘭下設29個區和3個特別管轄區,北愛爾蘭下設26個區,威爾士下設22個區。蘇格蘭、威爾士議會及其行政機構全面負責地方事務,外交、國防、總體經濟和貨幣政策、就業政策以及社會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此外,英國還有12個海外屬地。

英國地圖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一統於一個中央政府和國家元首。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英國本土位於大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國土面積24.3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000萬。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和開放思想的社會。首都倫敦是歐洲最大和最具國際特色的城市。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36年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並。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歷史上,英格蘭,蘇格蘭,威而士和愛爾蘭是四個國家。後來英格蘭和威而士由聯姻合並,再後來,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伊里莎白一世無後,便傳位給她的外甥,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後詹姆士的兒子查理被克倫威爾的革命軍推翻,克倫威爾統治期間武力征服了愛爾蘭。1923年,英國國會決定將愛爾蘭分為2部分,南部的23個郡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部的4個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留在英國。大不列顛是一個島嶼,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共同組成,所謂uk是united kingdom的縮寫,也就是聯合王國的意思。

❷ 英國歷史概況

1.早期文明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

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克爾特人已知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力發展促使克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2.羅馬入侵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3.丹麥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

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人佔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

4.諾曼征服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史稱「征服者威廉」。

威廉征服後建立起的強大王權對鞏固封建秩序起了積極作用。約翰被迫於1215年6月接受《大憲章》,與封建主妥協。大憲章本質上是一個封建性文件,是保護封建領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護市民貿易自由這樣有進步意義的條文。但約翰不久就否認憲章,君臣之間內戰連綿不斷。

5.英法百年戰爭

1337年-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的為了領土擴張和王位爭奪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當時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時代,在戰爭和疫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兩國的經濟大受創傷,民不聊生。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戰爭結束時,英國已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之後英格蘭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勢」政策,轉往海外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帝國。

(2)英國大不列顛什麼時候形成的擴展閱讀

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

1535年威爾士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訥海戰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使英國挫敗了國外天主教勢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脅,鞏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通過七年戰爭英國奠定日不落帝國的基礎,並獲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拿破崙戰爭後英國完成了日不落帝國的霸業。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

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即是今天的北愛爾蘭。

❸ 英國為什麼叫大不列顛

因為大約公元前700年,凱爾特人去到了英國,帶來了鐵器時代。伊比利亞人、大杯人和凱爾特人融合,形成了英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居民主體。

而羅馬人在征服英格蘭的時候,把說著凱爾特語的當地人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就是不列吞人的土地的意思,所以從這個時候起,不列顛就代表了英國。

後來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便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所以英國也叫大不列顛。

(3)英國大不列顛什麼時候形成的擴展閱讀:

英國的殖民歷史:

大不列顛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四到五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三千三百六十七萬平方公里,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帝國繼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王國之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十九世紀世紀中葉,英國發動兩次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強佔香港島,參與鎮壓中國太平天國革命。1876年,保守黨迪斯累里內閣為維多利亞女王加冕,使其成為印度女皇。

此後英國又被稱為大英帝國或英帝國。此外,在伊朗、緬甸、南非、埃及、東非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也擴大侵略,還逐步對南美洲進行滲透,成為那裡最大的投資者。1867年,加拿大成為英國第一個自治領地。

❹ 英國是什麼時候成立

1284年成立的 kingdom of england是最早的原型,當時只有英格蘭。

1535年控制了威爾士地區。

1707年協議控制了蘇格蘭,建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1800年完全合並愛爾蘭領土,建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這一年可以作為現代英國成立的時間)。

1922年部分愛爾蘭地區獨立。

不過英國沒有建國這個說法,因為是從君主制演變到君主立憲制。和中國成立新中國是有區別的。英國這種王朝世襲壟斷的國家,沒有建國日。

❺ 英國的歷史大事年表

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 歷史 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英國的歷史大事年表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英國的歷史大事年表的資料,僅供參考。
英國的歷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歐人的一支——凱爾特人(羅馬人稱其為高盧人)西進.

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凱爾特人繼續西進到了不列顛島.在他們之前在島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宮,被蘇格蘭人稱作歷史中心,該宮殿以「斯康石」聞名蘇格蘭,史稱「定命石」,因為繼承蘇格蘭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貴族都要到這里來舉行加冕儀式.直至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決定 把這種儀式改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舉行.直到諾曼征服後,蘇格蘭仍有皮克特王國.

史前英國(凱爾特英國,史前—43年)

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與54年:朱利葉斯·凱撒首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率軍征服不列顛【羅馬人在不列顛島設置了行省,不列顛島被分為 軍事 區(西北部山區)與行政區(東南部平原區)兩部分.羅馬人實際上只控制了行政區,北部的蘇格蘭與西部的威爾士仍在凱爾特人的手中,羅馬人為了防備他們的反抗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長城」】

中古時期英國

盎格魯-薩克遜英國與七國時代(約440年—850年)與丹麥律法施行區時期(850年—1066年)

4~5世紀,羅馬帝國日漸衰落,逐漸放棄對不列顛的控制,羅馬人從407年開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結束對不列顛400年的統治.

597年:聖·奧古斯丁到達不列顛,使當地人昄依

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

832~860年:肯尼斯·麥克阿爾平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

諾曼底王朝:1066~1154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

1086年:發布《末日審判書》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1215年: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由封建貴族提出的《大憲章》

13世紀初: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創立

1277~1288:英格蘭征服威爾士

1337~1453:英法"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

1387~1394:喬叟寫作《坎特伯累 故事 集》

【公元13世紀—15世紀, 資本主義 萌芽.】

蘭卡斯特王朝:1399~1461

1413年:蘇格蘭第一所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立

1455~1487年: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之間的"紅白玫瑰戰爭"

約克王朝:1461~1485

1477年:威廉·卡克斯頓出版印刷第一本書 【玫瑰戰爭時期(1399年—1485年)】

都鐸王朝:1485~1603(近代英國開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15世紀中葉,30年的玫瑰戰爭導致都鐸王朝建立,獲勝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貴族的代表亨利·都鐸加冕為王,是為亨利七世.都鐸王朝正值資本主義在英國初升時期,產生了兩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為子嗣和婚姻問題與羅馬教庭宣布決裂,成立英國國教(即聖公會);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權,正值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莎士比亞.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被伊麗莎白指定為繼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蘭國王的寶座,成為詹姆斯一世,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這為100年後(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並創立了條件.】

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亞誕生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英國在1588年英西海戰中的勝利,是一次以弱勝強的勝利,它 再一次顯示了在王權統治下的民族國家的力量.長期處在歐洲主流 文明之外的島國,第一次以強國的姿態向歐洲大陸發出了聲音,並 迅速進入世界海洋霸權和商業霸權的爭奪中心.】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歲的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了.

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1620年:對新教徒的鎮壓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

1628年,《權力請願書》

1628年,解散議會

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

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兒子)被處決(1.30),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復辟 【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兒子)繼承王位,後被罷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設立

1679年,人身保護法 ;托利黨成立(1833年改稱現名)

1685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頓出版《 自然 哲學的 數學 原理》

1688~1689年: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瑪麗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兒)執政.

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1698年:倫敦 股票 交易所成立

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並,形成"大不列顛王國"

漢諾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傳給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國的漢諾威王室.接著是喬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執政.喬治三世在位期間,美國獨立,英國擊敗拿破崙.

1721~1742年:羅伯特·華爾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

1727年,牛頓去世

1760~1830年:工業革命

1763年,結束英法七年戰爭

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

1801年:合並愛爾蘭,"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

1815年,英國威靈頓公爵在滑鐵盧擊敗了拿破崙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即位【1837—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執政,英國的黃金時代,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國,在生產及貿易方面躍居世界首位,到處推行炮艦政策,奪取海上霸權,侵佔殖民地,搜刮別國財富.大英帝國稱霸世界,在海外統治的地域遍及歐、亞、非、美、澳各洲,號稱「日不落帝國」.】

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1900年,勞工代表委員會成立(1906年,改工黨)

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逝世

1911年,議會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衰敗

1919年,喬治五世將漢諾威王朝改為溫莎王朝.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是溫莎王朝的第四代君主.

溫莎王朝1917~

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

1921年:愛爾蘭獨立

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實力大為削弱, 政治 地位下降.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

1949年,議會法

1952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1988年3月,自由民主黨

20世紀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

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英國歷史大事年表
都鐸王朝:1485~1603(近代英國開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15世紀中葉,30年的玫瑰戰爭導致都鐸王朝建立,獲勝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貴族的代表亨利·都鐸加冕為王,是為亨利七世。都鐸王朝正值資本主義在英國初升時期,產生了兩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為子嗣和婚姻問題與羅馬教庭宣布決裂,成立英國國教(即聖公會);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權,正值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莎士比亞。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被伊麗莎白指定為繼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蘭國王的寶座,成為詹姆斯一世,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這為100年後(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並創立了條件。】

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亞誕生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英國在1588年英西海戰中的勝利,是一次以弱勝強的勝利,它再一次顯示了在王權統治下的民族國家的力量。長期處在歐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島國,第一次以強國的姿態向歐洲大陸發出了聲音,並迅速進入世界海洋霸權和商業霸權的爭奪中心。】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歲的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了。

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1620年:對新教徒的鎮壓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

1628年,《權力請願書》

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

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兒子)被處決(1.30),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復辟【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兒子)繼承王位,後被罷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設立

1679年,人身保護法;托利黨成立(1833年改稱現名)

1685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1688~1689年: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瑪麗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兒)執政。制定《權利法案》

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1698年:倫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1701年:制定《王位繼承法》

漢諾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傳給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國的漢諾威王室。接著是喬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執政。喬治三世在位期間,美國獨立,英國擊敗拿破崙。

1721~1742年:羅伯特·華爾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

1727年,牛頓去世

1760~1830年:工業革命

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火車

1815年,英國威靈頓公爵在滑鐵盧擊敗了拿破崙

1825年:火車運行、第一次經濟危機發生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即位【1837—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執政,英國的黃金時代,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國,在生產及貿易方面躍居世界首位,到處推行炮艦政策,奪取海上霸權,侵佔殖民地,搜刮別國財富。大英帝國稱霸世界,在海外統治的地域遍及歐、亞、非、美、澳各洲,號稱「日不落帝國」。】

1840年:發動 鴉片戰爭

1842年:與中國簽訂《南京條約》

1856年: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與中國簽訂《天津條約》

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1860年:與中國簽訂《北京條約》

1900年,勞工代表委員會成立(1906年,改工黨)參與八國聯軍侵華

1911年,議會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衰敗

溫莎王朝1917~

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

1949年,議會法

20世紀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

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1982年4月到6月間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海灣戰爭

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

1999年:南聯盟戰爭

2001年10月7日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

看了 英國的歷史大事年表 的人還看了:

1. 歐洲歷史大事年表

2. 中外歷史大事年表

3. 高中歷史大事年表

4. 世界近現代歷史事件

5. 中國歷史知識

❻ 英國歷史

英國歷史是一部征服與合並和的歷史。

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

1535年威爾士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合並成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19世紀50-70年代,是英國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發展的鼎盛時期。其時正值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有維多利亞時代之稱。

英國歷史

英國歷史是一部征服與合並和的歷史。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1535年威爾士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合並成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19世紀50-70年代,是英國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發展的鼎盛時期。其時正值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有維多利亞時代之稱。

基本信息

中文名:英國歷史

英文名:british history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組成部分: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等

聯合王國(unitedkingdom)

1642年至1651年在英國議會派與保皇派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武裝沖突及政治斗爭

蘇格蘭歷史

英國行政區劃 大不列顛島 英國地圖 英國地圖中文版全圖

羅馬時期

羅馬帝國疆界正在載入羅馬帝國疆界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30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凱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凱爾特人已經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力發展促使凱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羅馬人以位於泰晤士河口的倫敦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連接各地的城市,使倫敦成為羅馬不列顛統治和對外聯系的中心。為阻止北方凱爾特人南下,公元2世紀20年代羅馬皇帝p.a.哈德良在位時期,羅馬人在大不列顛島北部修建了一條橫貫東西、全長118公里的長城,史稱哈德良長城。在羅馬人統治的東南地區,羅馬人和凱爾特人上層搶占部落的公有土地,建立起奴隸制大田莊,變凱爾特人或戰俘為奴隸。羅馬人強迫奴隸從事耕種、采礦,奴隸販子還把奴隸遠銷到歐洲大陸。3~4世紀,隨著奴隸反抗斗爭的加劇,羅馬帝國逐漸衰落。4世紀中葉前後,不列顛反抗羅馬統治的斗爭也漸趨激化。到407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中古時期

日耳曼入侵

從5~6世紀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紀中葉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是英國封建生產方式形成、發展和衰落的時期;學術界亦有把諾曼征服視為英國中古史開端的觀點。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駐不列顛羅馬人撤離後,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從5世紀中葉起陸續侵入不列顛。入侵過程延續約一個半世紀。入侵者洗劫城鎮和鄉村,不列顛人被殺戮或淪為奴隸,有的被驅趕到西部、西北部山區,大部分人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後來的英格蘭人,或稱英吉利人。到7世紀初,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東部和東北部盎格魯人的麥西亞、諾森伯利亞和東盎格利亞,南部撒克遜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蘇塞克斯,東南部朱特人的肯特。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時是氏族部落組織。入侵過程中,原來的氏族組織解體,按地域組成的村社代之而起。村社土地公有,歸村社自由農民使用。隨著生產力發展,土地逐漸變成私有財產,出現了貴族、大土地佔有者、依附農和奴隸。村社成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過渡的形式,一般認為是英國社會封建化過程的開始。6世紀末,基督教傳入英國。597年,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派修士奧古斯丁到英格蘭傳教。到7世紀下半葉,英格蘭全境基本上都皈依了羅馬基督教。

丹麥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為抗擊丹麥人,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約802~839在位)於827年統一七國,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到9世紀末,丹麥人已在大不列顛島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王克努特大帝成為全英之王(1016~1035在位)。克努特之子死後,英國王位復歸於英人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在位)。丹麥人佔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由於戰爭頻繁,稅課繁苛,特別是沉重的「丹麥金」,使自由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依附農。國王以詔書的形式把土地冊封給教俗貴族,成為封建領地。930年,英王下令「(自由)人必有主」,農民為躲避戰禍和捐稅、求得安全,便將土地交給大地主,再領回耕種,表示自己受地主保護。國王還給教俗地主以「特恩權」,即對領地內的依附農民實行政治、經濟、法律等全面統治的權力。特恩權加速農民的農奴化。

諾曼征服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讓位於西薩克森伯爵哈羅德。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稱「征服者威廉」,諾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諾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開始的封建化過程,封建生產方式基本確立。威廉征服英國後,宣稱自己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沒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和自由農民的土地,把全國可耕地面積約1/6和山林面積約1/3據為己有,其餘的分給他的諾曼親信和隨從,並根據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貴族爵位。教會也由諾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將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塊,分賜給自己的附庸。通過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嚴密的封建等級制度。威廉不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對他效忠。

1086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國進行調查,編成土地調查書(亦稱土地清丈冊),詳細記載每郡多少土地屬於國王,多少屬於領主,各領主又有多少附庸,每個庄園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農民、依附農民、奴隸,多少森林、草地、牧場、磨坊、魚塘等,領地上有多少貨幣收入。編制清冊的目的,是為了讓國王詳細掌握封臣的財產狀況,從而要求他們嚴格履行封建義務。人們害怕這種調查,感到象是面臨末日審判一樣,因此調查清冊被稱為《末日審判書》。據這次調查,英國當時的人口約150~200萬,貴族約佔4%,自由農民佔12%,農奴及其他依附農民佔70%以上。這表明諾曼征服後,農奴制迅速發展了。在地方上,國王的權力主要通過各郡郡長貫徹。郡長由國王任命並直接管轄。為商討國家大事,國王組織樞密院,該院當時又稱元老院或國王法庭。諾曼王朝通過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國更加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這是英國封建制的一個重要特點。強大的王權得到中、小封建主、教會和富裕市民階層的廣泛支持,他們要求得到王權的保護。大封建領主反對王權過於集中,但他們封土分散,難以割據一方、同王權對抗。諾曼征服後,在分封的領地上到處都出現封建庄園。封建庄園是英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領主是庄園里握有全權的最高統治者。庄園土地通常包括領主直接領有地、農奴份地和森林、牧場、池沼等公用地3部分。勞役地租是主要剝削形式。大部分農民淪為真正的農奴。農奴在英國叫做維蘭,擁有15~30英畝份地,為領主服勞役;此外還有邊農、茅舍農和奴隸。英國社會封建化的過程是漫長、緩慢、不徹底的,保留了較多的前封建殘余。庄園里還有不少自由農民。大封建領主的勢力不如歐洲大陸一些國家封建主勢力強大,封建制度的解體也比其他國家早。這是英國封建制度的又一特徵。

大憲章和議會起源:威廉征服後建立起的強大王權對鞏固封建秩序起了積極作用,雖有大封建諸侯時起背叛,終未能壓倒王室。但國王們連年對外征戰,需要諸侯們提供越來越多的軍費。到金雀花王朝的無地王約翰統治時期(1199~1216在位),君臣之間矛盾尖銳化。諸侯們要求維持封建的權利義務,約翰王卻肆意踐踏既成的封建秩序,又在對外戰爭中失敗,丟失了在法國的大部分領地。因此,不僅大封建主,就連支持王權的中、小領主乃至市民也投入了反抗國王的行列。在聯合壓力下,約翰被迫於1215年6月接受《大憲章》,與封建主妥協。大憲章本質上是一個封建性文件,是保護封建領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護市民貿易自由這樣有進步意義的條文。

但約翰不久就否認憲章,君臣之間內戰連綿不斷。1258年,亨利三世(1216~1272在位)為干預義大利戰爭,又向諸侯索取軍費。在1263年爆發的內戰中,s.de孟福爾在一些諸侯、騎士和市民支持下獲勝,一度俘虜亨利三世和王子愛德華,控制了國家。1265年,孟福爾召集有僧俗貴族、騎士和市民代表參加的大會,此為議會的胚胎。1295年,國王愛德華一世(1272~1307在位)為籌集戰費,再次召集議會(見彩圖)。除僧俗貴族外,還有每郡騎士代表2人、每市市民代表2人參加,史稱「模範議會」。議會此後經常召開,1297年獲批准賦稅權,14世紀又獲立法權。從14世紀中葉起,貴族和騎士、市民逐漸分別開會,慢慢演變出上下兩院。議會的出現對以後英國歷史發展有積極意義。

瓦特泰勒起義

13~14世紀,英國封建經濟發展到極盛。農業耕作技術改進,城市發展,商品貨幣經濟滲入農村。封建領主要求更多的貨幣,在農村開始了用貨幣地租代替勞役或實物地租的「折算」過程。折算使少數富裕農民贖得人身自由,但廣大農民群眾紛紛破產,淪為農村的僱傭勞動者。1348~1350年橫掃歐洲的黑死病,奪去英國近半人口。由於勞動力短缺,國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在位)頒令,規定勞動者必須接受低工資僱傭,否則予以監禁。城鄉窮苦人民走投無路,被逼揭竿起義。牛津大學神學教授j.威克里夫(約1320~1384)及j.保爾等下層教士「羅拉德派」的改革宣傳為起義作了思想准備。1380年,國王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為徵集英法百年戰爭戰費,增收人頭稅,導致起義於1381年5月爆發,領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稱「瓦特·泰勒起義」。起義雖遭失敗,但震撼了英國的封建農奴制度。14世紀末,英國農奴制實際上已經解體。15世紀時,絕大多數農奴贖得人身自由,成為自耕農,他們在法律地位上分為自由領有農和公簿持有農。貨幣地租成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階級也發生變化,從富裕農民、佔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貴族中產生新貴族,他們採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舊貴族的統治陷入危機,封建騎士制度日趨解體。經過1455~1485年的玫瑰戰爭,舊貴族力量大大削弱,為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得到新貴族和資產階級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開始了都鐸王朝的統治。

王權時期

資本原始積累

圈地運動正在載入圈地運動

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16世紀,毛織業成為英國的「民族工業」,對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農場改為牧場,還通過圈地圍田或侵佔公地,把小地產集中,連成大片。這樣一來,大批自耕農失去土地而破產,淪為流浪人。國王從1530年起頒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於新貴族和資本家。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16世紀以後,英國陸續組織許多貿易公司,進行海盜掠奪。碼頭官吏、海關人員、海軍官兵,甚至地方高級官吏,都勾結海盜。海盜j.霍金斯販運黑人致富,f.德雷克則在伊麗莎白一世贊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並於1577~1580年間進行了震驚歐洲的環球航行。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權上邁出第一步。

專制王權和宗教改革

都鐸王朝統治時期,英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王權空前強化。舊貴族在玫瑰戰爭中自相殘殺殆盡;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於發展經濟。亨利七世利用這些條件,實行絕對專制統治。他解散封建貴族的家臣,設「星室法庭」,懲治不馴順的貴族。亨利八世時正式成立樞密院,聽命於國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則受樞密院監督。專制王權的統治首先依靠新貴族,多從他們中間選任治安法官;其次是依靠新興的城市資產階級,包括手工工場主、大商人和銀行家等。都鐸王朝一貫執行重商主義政策,保護和獎勵工商業和航海業,以增強國力。

1527年,亨利八世國王要求離婚遭教皇拒絕,由此觸發同羅馬教廷的公開沖突。從1529年起,他指使議會通過一系列法令,割斷英國教會對教廷的宗屬關系,禁止英國教會向教皇繳納貢賦;1534年,議會通過《至尊法令》,規定英王為英國教會之首,有權任命教職和解釋教義,英國教會遂成為國家機構的一部分,英國國教就此確立。宗教改革客觀上符合建立民族國家的願望,得到多數臣民的支持。亨利八世還大量沒收寺院財產,把沒收的土地投入市場拍賣。這也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途徑之一。

16世紀,英國經濟發展,文化亦興。人文主義者t.莫爾撰寫《烏托邦》,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先驅。詩人e.斯賓塞初寫田園詩,後寫《仙後》,歌頌伊麗莎白一世時代。f.培根作為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撰寫《學問的推進》(1605)和《新工具》(1620),倡導歸納的和實驗的新哲學。16世紀後半葉,英國文學中最繁榮的是戲劇。悲劇作家c.馬洛是新劇的先驅,他盛年早逝,但留下可觀的戲劇創作遺產。文學巨匠w.莎士比亞是英國最偉大的人文主義者、最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他留下許多不朽名著,對人類文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征服威爾士

中世紀時候,威爾士由許多地方公國分別統治,幾乎沒統一過。當英格蘭受到諾曼人侵入時,威爾士人也南進接鄰英格蘭的邊界地區,在當地和威爾士東部建立一些貴族統治。威爾士北部和西部則逐漸統一在羅埃林大王等人之下。

1282年,英格蘭王愛德華一世征服最後一個威爾士北部和西部的威爾士公國,兩年後以《羅德蘭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確立自己在該地區的統治。1301年2月7日,他為了平息當地威爾士人,冊封其出生於威爾士的兒子為威爾士親王(後來繼任為愛德華二世)。此一將威爾士親王頭銜封給英國君主長子的傳統,至今持續實行。英王室直接統治這塊地區,故稱之威爾士公國(1284年—1536年)。該公國之外的威爾士東部和南部地區,仍然不受英王管轄。

1535年,《聯合法案》完成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統一,劃分後者為13個郡,並規定英格蘭法律通行全威爾士,英文為其官方語言。大部分威爾士人因此無法擔任政府公職,但可以派代表參與英國國會。

與英國大不列顛什麼時候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瀏覽:582
印度怎麼區分是否結婚 瀏覽:49
印尼酒店小費一般多少 瀏覽:207
伊朗哪個大學厲害 瀏覽:113
怎麼問候英國人早上好 瀏覽:162
伊朗怎麼付錢 瀏覽:983
印尼人是個什麼樣子的有視頻嗎 瀏覽:410
越南戰場老兵有什麼補助 瀏覽:907
英國哪裡的古堡比較多 瀏覽:869
義大利的狂野是怎麼樣的 瀏覽:430
印度國家海軍有多少艘航母 瀏覽:785
中國菜在外面哪個國家多 瀏覽:665
印尼烏木的價格多少錢一斤 瀏覽:389
中國對印度有什麼要求 瀏覽:234
四星是義大利什麼品牌 瀏覽:305
越南人在越南如何接種中國疫苗 瀏覽:529
越南老街買什麼省錢 瀏覽:476
去印尼打工需要帶什麼衣服 瀏覽:516
伊朗軍隊一個月多少工資 瀏覽:142
義大利怎麼稱呼阿姨 瀏覽:220
网站地图